戰斗堡壘:西電電子所支部踐行初心抗疫情
(記者 付一楓)“困難當前,黨員當先!面對疫情,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擔當作為給黨旗增輝添彩;作為雷達信號處理領域的國家隊,在積極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堅守崗位,加強科研攻關、做好人才培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電子所支部書記蘇洪濤說出了每一個支部成員的心聲。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電子所支部現有黨員38人,作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教育部首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支部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體現戰斗力,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堅守科研出成果
多年來,電子所面向國家急需開展科研,始終堅持原始創新,引領國內雷達技術的發展。在疫情形勢日漸嚴重的情勢下,支部秉持愛國奉獻、永不放棄的初心,一邊堅持做好科研項目攻關研究,一邊積極運用所學所思力求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電子所蘇濤老師團隊在骨干研發人員受疫阻隔不能到校的情況下,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通過網絡實現了跨省的異地遠程研究調試,以確保型號項目研制的目標進度。遠在外地的團隊研發人員,通過遠程登錄鏈接,實現了項目中程序的修改、加載、控制、觀察、測試等。
“和傳統目標跟蹤問題一樣,疫情預測也是一個典型時序狀態估計問題,其關鍵科學問題在于:基于離散時序數據的不確定系統狀態跟蹤。”面對疫情,嚴俊坤老師積極開展新冠病毒傳播預測和防控措施分析的相關研究,希望能為當前全面抗疫攻堅戰提供科學咨詢和建議,服務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抗戰一線工作。
堅守崗位育新人
打破舊日傳統,面授變成了網課——2月17日,學校原定開學日期的第一天上午,沒有熟悉的上課鈴聲,電子所支部李亞超老師與身處祖國各地的學生相約線上,開講《微波遙感基礎》課程。
電子所教師的線上課堂
電子所年均承擔本科生基礎理論課/專業課/實驗課等50余門課程,研究生40余門課程,指導本科畢業設計近200人。在春季學期開學延遲、學生返校時間延后的情況下,支部積極落實“延學不停學”的工作思路,提前做好開學準備工作。
支部教師自覺增強線上授課的理念和能力,利用互聯網開展線上授課、答疑解惑和論文指導等工作,多種渠道積極溝通學生,主動關心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科研現狀,力爭將疫情對人才培養的影響降到最小。
電子所教師在家中積極備課、開展科研工作的場景
“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隊一致抗擊疫情,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靈,激發著我們奮斗在教學科研戰線,竭盡全力做出新成績以實際行動支持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偉大勝利!”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表示。
堅守初心擔使命
艱難時刻體現責任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支部成員守初心踐使命,用閃耀紅心擦亮黨員名片,以實際行動筑強支部戰斗堡壘。
一筆“特殊黨費”,一份愛國情懷。面對日漸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支部黨員陳渤第一時間主動交納了特殊黨費,蘇洪濤、徐青、李軍、韓霜等黨員也以特殊黨費形式支持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劉宏偉、水鵬朗、李亞超、徐青、董玫、戴奉周、許述文等通過不同渠道捐款,為抗擊疫情盡綿力。
支部積極落實學校各項工作部署,組織督促全體黨員進行了疫情防控的專題培訓;支部黨員積極申報黨員先鋒崗,戴奉周、劉楠等教師主動請纓,加入志愿者隊伍助力校園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一名有著十六年黨齡的高校青年教師黨員,我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特別是疫情當前,要全力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科研道路上銳意創新,發揮自我的價值。我們要將黨的思想帶到周圍群眾中去,筑牢堅實的‘后盾’,拉起信息‘過濾網’,為抗擊疫情‘減負’,為戰‘疫’成績‘加分’。”支部成員許述文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科研不斷線、學生指導不掉鏈,穩步推進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順利完成了多項重點科研任務的開題和中期的準備工作。“疫情防控斗爭形勢依然嚴峻,我相信只要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聽黨指揮,向著黨旗飄揚的方向奮勇前進,一定能迎來一個嶄新、明媚的春天。”
“停課不停學,停班不停研。抗擊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必勝!”雷達信號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宏偉對全國上下勠力同心、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充滿信心。
信心無比堅定、人心特別團結,行動都聽指揮、堅守崗位做貢獻——這是戰“疫”中電子所支部的真實寫照,也是西電各基層黨支部的集體風貌!